1、 勞動合同是否應反映競業禁止的條件
競業禁止由雇主和工人協商并簽署。可以加入勞動合同,也可以單獨簽訂。勞動合同約定的,競業禁止的條件應反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中。雇主和雇員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為以下人員保守雇主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機密事項:保密義務,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的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24條【競業禁止的范圍和期限】競業禁止的人員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對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不得在競業限制期內前往與本單位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從事類似業務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自行創業生產或經營類似產品或從事類似業務,不得超過兩年 競業禁止補償金是否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競業禁止補償金離職后的收入實質上是經濟補償,而不是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工資收入,因此應參照經濟補償標準征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生活補貼和其他補貼),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其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國稅發[1999]178號),超出部分可以平均分配。具體平均法是:將個人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在企業工作年限,并將其商作為個人的月工資和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企業工作年限按實際工作年限計算,12年以上按各地個人所得稅征繳的12年計算,也有先例表明,稅務機關要求雇主根據“工資和薪金收入”從競業限制賠償中扣除個人所得稅。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競業限制由雇主和工人協商并簽署。可以加入勞動合同,也可以單獨簽訂。競業限制的條件應當在勞動合同中體現出來。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盧巴。com進行咨詢。盧巴。com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