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被侵害后應如何獲得行政救濟
行政救濟是國家為消除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侵犯而采取的各種事后法律救濟和措施的總稱。行政救濟對于及時消除行政違法行為,維護和矯正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監督和保障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維護社會公正和安全,促進民主法治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行政侵權有許多補救辦法,包括行政機構內部的補救辦法和其他國家機關的補救辦法。行政主體范圍內的救濟手段包括行政復議和行政賠償,以及司法機關的行政訴訟等其他國家機關的救濟手段。但一般來說,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和行政賠償,行政訴訟是指公民的活動,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法律、法規授權的行政機關和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判和裁決。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或必要程序,行政訴訟一般在法院審理,具體行政行為不會因訴訟而中止,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法向上級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依法作出決定。行政復議的范圍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涉及面廣。但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員處理決定不服的,或者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整或者其他處理不能申請復議的,行政賠償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受害人給予的賠償,法人和其他組織。違法責任原則是我國行政賠償的歸責原則,行政賠償的范圍是合法的。中國《賠償法》規定,如果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受害人有權要求國家賠償。《國家賠償法》第5條還規定,不給予賠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實施與其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是指國家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的法律行為給其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失,依法給予賠償。在我國,大多數與行政賠償有關的法律法規都規定了“相應賠償”的原則,并給予適當的賠償。行政補償主要適用于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軍事征用、公共征用、公共征用、官方合作等,一般以金錢補償為基礎,事實上,在司法實踐中,無論何種侵權,當事人獲得救濟的唯一途徑是利用法律部門的權力。對于行政救濟而言,上述四種手段是最重要的行政救濟手段。如果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你可以咨詢律師。LBA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9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