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擅自終止勞動合同時,工人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
對一家公司來說,未經授權終止勞動合同很簡單。經濟補償是指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一次性經濟補貼。中國法律通常稱為“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稱為“解雇補償”,俄羅斯《勞動法》稱為“解雇補償”。中國《勞動法》和勞動部1994年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違約和解除經濟補償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支付標準應根據違約或終止合同的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勞動合同違約和終止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準有更明確的規定。它規定了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四種標準補償:(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拖欠工資,拒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應當額外支付工資、報酬和經濟補償,其數額為工資標準的百分之二十五。(2)因勞動者患病、非因工負傷或者不稱職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其在本單位的服務年限,每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不少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貼。對于患有重病和絕癥的人員,雇主還應增加醫療補貼。大病增加部分不得低于醫療補貼的50%,并且絕癥的增加部分不得少于醫療補貼的100%,(3)對“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轉崗仍不稱職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作年限h,支付相當于每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e曾在該單位工作。如果雇員的工資是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則應向其支付最多12個月的經濟補償。(四)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協商不成變更合同的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因依法整頓瀕臨破產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需要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經濟補償。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沒有12個月的期限,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在員工表現良好且未違反公司制度的情況下,雇主擅自終止合同,這是對員工的不尊重,會對公司其他員工產生不良影響。員工可以向公司要求經濟補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旺的相關律師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