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員工離職后的后續治療費用由誰承擔?
工傷員工離職后的后續治療費用由誰承擔?
首先,從性質上講,一次性醫療補貼是對未來因工傷等可能引起的疾病造成的收入減少的一種補償,是對因工傷造成的生活質量下降的一種補償,而不是一種補償一次性支付的后續治療費。
第二,一次性醫療補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后續治療費由用人單位支付,這并不矛盾。勞動者在解除勞動關系前治愈工傷,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單位仍需支付一次性醫療救助。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同的勞動關系解除時間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不符合公平理念和立法本意。第三,《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工傷復發,經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案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筆者認為,本文可以解釋為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再次發生工傷,應當賠償醫療費用的損失。第四,從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來看,工傷保險在性質上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與民事損害賠償在性質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工傷事故的賠償是以工傷事故的發生為依據,涉及勞動安全事故或勞動保護缺陷。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認定為民事侵權行為。目前,我國工傷保險的賠償標準很低,只是最低保障。用工傷保險代替用人單位的侵權責任,對勞動者極不公平。從人權保護的角度看,從關注他人生命健康的世界潮流來看是極不公平的,人的生命健康是無價的,雙重保護更有利于人權的實現。因此,即使勞動者享有工傷待遇,也不妨礙用人單位承擔解除勞動關系后的侵權責任。第五,從立法本意看,勞動者因工負傷事故應當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賠償。《勞動法》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制度,促進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工傷保險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職工在工作中發生事故或者患職業病,能夠獲得醫療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勞動爭議,制定本條例雇主的風險。由此可見,工傷職工獲得醫療和經濟補償是一項合法的權利。如果后續治療費用由勞動者自行承擔,不符合立法初衷,勞動者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遭受的工傷不應因此遭受損失。
希望以上答案對您有所幫助!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就有好的秩序。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需要或需要其他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祝你生活愉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扭送人途中反抗受傷可以索賠嗎
2021-02-24遲延履行金的計算規定
2021-03-11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有什么
2020-12-12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