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拾得遺失物屬于原始取得嗎
不是,失物是在原物主不知情的情況下,也就是并非主動遺失的的東西,拾得者對遺失物取得,而以上規定如果遺失物確實無人認領的,應該由國家取得所有權,并不會是屬于某一個人的。
拾得遺失物是原始取得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1、拾得遺失物取得。
遺失物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偶然喪失占有之物。中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該法同時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依據中國現行法律規定,拾得遺失物必須返還失主(權利人),確實無人認領的,應由國家取得所有權。然而,從世界民事立法的視角觀察之,即可發現,關于拾得遺失物能夠成為所有權取得的方法,存在羅馬法的不能取得所有權主義和日爾曼法的取得所有權主義。近代以來的諸多民事立法,基本上繼受了后者,即絕大多數國家的民事立法認為,遺拾物的拾得屬于所有權原始取得方式之一,并且一般由拾得人取得遺失物之所有權。
2、無主物取得。
無主物是指沒有所有人或所有人不明的財產,主要包括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財產。依中國《民法典》的規定,無主財產出現時,一般由國家取得所有權,死者生前是農村集體成員,如有無人繼承或無人受遺贈的財產,也可由集體所有制組織取得所有權。當然,自然人、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民法典》也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在我國相關的公民拾到遺物的應積極的上交,相關的失物進行公示,6日內如無人認領的,應歸國家所有。相關的失物物主發現自身的遺物時,應要求這類拾到者進行返還,返還期間產生的費用失主進行承擔,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
身份證遺失補辦流程是什么?
遺失物能不能善意取得?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雇傭童工怎么處罰,童工是幾歲人群
2021-02-12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