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允許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虧損”,嚴禁利用虛假虧損影響應納稅額。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資產“損失”的所得稅處理將涉及繁瑣的程序,需要準備相應的信息來支持所得稅前扣除“損失”。我們來看看一系列與資產損失有關的準備金。企業財務人員應當牢記本規定,避免延誤損失的認定,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第八條規定,稅務機關受理本年度企業資產損失審批申請的截止日期為納稅后45日今年年底。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申請審批的,經主管審批的稅務機關同意,可以適當延期。
企業自行核算扣除的資產損失
(1)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出售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存貨等造成的資產損失;
(2)企業各項存貨的正常損失;
(3) 固定資產達到或者超過使用壽命時,因正常報廢、清算造成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者超過使用壽命時,因正常死亡造成的資產損失;(五)企業買賣債券、股票、股票等資產的損失,(六)國家稅務總局確認的不需要稅務機關批準的其他資產損失。
上述資產損失以外的資產損失,是經稅務機關批準后方可扣除的資產損失。
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企業按規定向稅務機關提出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申請時,應當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實際發生的法律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內部證據具體事項。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出具的與企業資產損失有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1)司法機關的判決、裁定;(2)立案(三)工商部門出具的注銷、撤銷、停業證明;(四)企業破產清算公告或者清算文件;(五)行政機關的公文;(六)國家及授權的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七)具有法定資格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八)經濟仲裁機構的仲裁文件;(九)保險公司對保險資產出具的事故調查單和索賠計算書;(十)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證據。
特定事項的內部證據,是指具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能夠證明或承擔對各類資產的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責任的陳述,主要包括:
(1)相關會計資料及原始文件;
(2)資產清查表;
(3)相關經濟行為的商業合同;
(4)企業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資料(金額較大、影響較大的資產)虧損項目,應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論證);
(5)企業內部審批文件及相關信息說明;(六)經營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和賠償說明;(七)法定代表人聲明,企業負責人和企業財務負責人對具體事項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賠償金要交稅嗎
2021-03-11一般房屋買賣糾紛法院怎么判
2020-12-12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