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七種形式涉嫌非法集資是哪些
1、利用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公司等民間理財類公司為平臺開展非法集資。此類公司僅需工商注冊,業務僅限于信息咨詢,但很多公司超范圍非法經營,公開宣稱開展所謂投資理財,向社會公眾吸收或變相吸收資金;
2、一些限定業務的機構組織超范圍開展非法集資。比如,一些私募股權投資超范圍經營涉嫌向公眾非法集資;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及一些融資擔保公司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的非法集資,或者為非法集資提供擔保;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入股分紅為誘餌吸收農民資金投資異地或放高利貸;
3、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4、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5、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者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等方式,引誘群眾集資;
6、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7、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貸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怎樣認定非法集資罪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是對犯罪主體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因此,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設置非法集資罪,必須進一步分析論述其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常見的七種形式涉嫌非法集資是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常見的七種形式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包括利用投融(資)理財公司非法籌集資金、超范圍開展非法集資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