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撤銷后能否找到記錄?
1。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前科封存制度。《未成年人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應當封存有關犯罪記錄。”。前科封存制度是國家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教育、緩刑、救助”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的具體體現。它順應了國際社會未成年人特別保護的發展趨勢,借鑒了多年司法改革的成功經驗,符合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現狀,促進未成年人犯罪的發展是人類健康發展的重要司法措施。前科封存制度的實施,為未成年犯摘掉犯罪標簽、回歸社會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對如何查詢封存的犯罪記錄存在著不同的認識。
2。刑事訴訟法原則上只規定了犯罪記錄的查詢,即司法機關可以根據辦案需要查詢封存的犯罪記錄,也可以根據國家規定查詢有關單位封存的犯罪記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試行)》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規定》的解釋,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還比較原則。根據這一規定,犯罪記錄的封存應當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犯罪時不滿18周歲。(二)犯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查封后,犯罪記錄仍然存在,但無合法情節不能提供給其他單位和個人。因此,公安機關查找犯罪記錄是正常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刑法規定: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是從輕處罰是在法定刑的下限;這里指的是從輕處罰是在法定刑的下一級,如果量刑應當在五年以上,實際量刑應當在五年以下。不滿十六周歲不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給予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留管教。這里的“必要時間”,是指家庭中沒有紀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缺乏紀律能力,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接受教育的時間,政府可以從社會保障的角度來接受和教育他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人員刑事責任范圍的批復》指出,“司法實踐中,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對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故意造成重傷或者死亡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撤銷輕微犯罪后是否有可能找到記錄?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犯罪檔案不易被發現,不會對其今后的工作、入學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犯罪撤銷后,是否可以撤銷前科,或者如果想撤銷前科,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