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調查與我國法律的規定。
1。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未成年人犯罪偵查和證據收集的有關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并根據情節,可以用來懷疑未成年嫌疑人和被告人。調查其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對少年搶劫犯的懲罰只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少年搶劫犯符合管制、緩刑、單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適用條件的,依法適用。但在實踐中,對少年搶劫犯的量刑存在兩個極端。一是簡單的懲罰。根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原則,給予從輕處罰。免刑、緩刑案件少之又少,大大降低了審判、處罰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教育救助為借口,輕率判處免刑、緩刑,有違法律尊嚴和刑罰威懾力。
事實上,它需要綜合考慮每個未成年人搶劫案的具體情況,如初犯、脅迫犯、輕微犯罪、14歲以上16歲以下、在校學習、犯罪前素質和表現良好、僅因有“兄弟情誼”和“無法消除的感情”,或有良好家庭背景的未成年人監護教育,如果通過綜合調查認為環境、學校和社區條件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他們可以被判處緩刑或免予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46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刑事案件,應當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法定代表人不能通知、不能到場或者不能作為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少年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并記錄有關情況。第484條規定,法院對未成年被告人情況調查報告和被告人提交的書面材料,應當審查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以上報告和材料可供法院教育和量刑參考。
面對青少年犯罪,我們應該寬容,教育優先。懲罰只是一種手段。我們也應該糾正肇事者的行為。畢竟,對方只是個孩子。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到律霸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房屋拆遷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