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股東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
股東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的召集程序和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決議。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的擔保。
公司根據股東大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辦理變更登記,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的,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公司法第34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的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要求,說明查閱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的目的不正當,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書面請求。公司拒絕檢查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檢查。
公司法第153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報告和其他信息披露材料,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和上市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證券公司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發行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與發行人和上市公司一起賠償。”對于這一規定,常吉律師認為,這也是我國關于股東直接訴訟的規定。同時,其索賠為:賠償損失。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即:“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021-01-15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