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新《公司法》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在同等條件下,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份,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現實生活中,有的股東未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與股東以外的第三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或者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有時,受讓人在簽訂合同后進入公司行使股權。股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以及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與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或放棄優先購買權的關系,目前存在不同的觀點:(1)無效論。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行使優先購買權是一種法定程序,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不是無效的,而是可撤銷的。(3)附生效條件說。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行使優先購買權是法定條件。因為條件是合法的,與出讓人和受讓人的意思表示無關。如果不符合該條件,股權轉讓合同將不具有法律效力
(4)效力認定理論。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應當比照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認定為效力待定。雖然半數以上的其他股東同意并行使優先購買權,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公司法》并沒有直接規定違反規定無效公司立法的目的是保證股權的自由轉讓。雖然新《公司法》對保護公司的人情合作和其他股東的利益作出了限制性規定,并在轉讓程序中設置了同意條款和優先購買權條款,但仍能保證股東出資的最終轉讓,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公司法》的宗旨和相關條款的真實意思。從保護交易安全的角度看,無效原則對轉讓人的要求也過于嚴格。可撤銷性問題的根源在于缺乏法律依據和法理依據。未說明解除轉讓合同的法律原因。可撤銷行為的法律原因通常包括明顯的不公平、嚴重的誤解、脅迫、欺詐和利用他人危險等,可撤銷的法律后果是由于當事人之間意思表示的缺陷造成的。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放棄優先購買權的,顯然不可撤銷。在附條件生效理論中,以法定程序為條件也不符合法理。這種情況應該是未來不確定的事實,當事人一致認為,法定程序是一種明確的、現實的規范,不能被當事人確立或排除。把它作為合同的附加條件是不恰當的。未定效應理論也存在一些問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主要包括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民事行為、無權代理的民事行為和無權處分的民事行為,這些行為受到法律明文規定的限制。優先購買權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推定是對股東資格的補充和限制,缺乏法律依據。而且,股東行使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屬于意志表達方式,不同于意志表達能力違反法定程序確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不僅要分析法律規定和法理,同時還要考慮實際生活條件和實際需要。雖然無效理論對讓與人和受讓人過于苛刻,但保護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是合理的。畢竟,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并行使優先購買權,這是法律強制規定的,當事人應當遵守,否則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是法律規定的,應當受法律保護。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與股權轉讓相對分離。公司或其他股東可以通過不辦理股權登記的方式抑制股權轉讓合同的實際效力,但不排除公司登記不完善,受讓人實際接受公司控制并自行辦理登記手續的情況,為了減少登記的威懾作用,受讓人實際進入公司并行使股權的事實和處理的后果是必須謹慎對待的因素。因此,我們認為,股權轉讓合同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行使優先購買權是相對無效的。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無效。惡意串通損害特定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相對無效。法律規定,股權轉讓必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行使優先購買權。不存在轉讓方和受讓方不知道的商譽情況。轉讓違反法定程序,損害了公司的人格完整和信托關系,也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符合相對無效行為的要求。股權轉讓合同成立時生效,但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或者未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和其他股東在實踐中可以主張該合同相對無效,請求法院撤銷,雙方就合同公證、受讓人支付轉讓款、轉讓人交付公司賬簿、文件或公章等合同生效條件達成一致,轉讓合同的生效條件是轉讓人辦理公司變更登記。但是,有些當事人在合同條件達成或者生效之前已經實際履行或者部分履行了合同。如受讓方已支付轉讓價款或實際行使股權,轉讓方已交付相關公司信息。由此引發的糾紛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后要求另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則辯稱合同無效;已履行合同的一方因公司業績下降、股權貶值導致合同無效而主張返還財產或其他權利,另一方根據合同實際履行情況主張合同有效;當公司發展良好,股權增值時,不履行合同的一方主張合同無效或合同解除。當事人簽訂的附條件合同,除了糾紛本身的事實和法律效力外,在實際履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矛盾。例如,合同所附條件是合同的主要履行義務,如支付轉讓價款、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等。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合同無效;合同不履行的,當事人沒有義務履行。舉例說明。a公司與B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約定B公司將B公司持有的C公司股權轉讓給a公司,股權轉讓款分期支付。本合同自甲、乙雙方簽字蓋章,甲公司支付第一筆轉讓款后生效。合同簽訂后,B公司退出C公司,a公司進入C公司經營管理,但定金尚未支付。雙方發生糾紛后,B公司以a公司未支付首付款、合同未生效為由,要求a公司退出C公司,a公司則辯稱合同在接管公司后生效。法庭在審理中有兩種意見。一是首付款的支付是合同生效的條件,不支付首付款合同不生效;另一種觀點認為,首付的支付是合同的主要義務,雙方簽訂合同后合同生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23款清交房什么意思
2021-02-17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