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律依據
1.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勞動政策均可作為審理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律依據這里應當作寬泛的理解,應當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政策。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和頒布;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和頒布;部門規章由國務院各部位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國務院的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我們國家現行的調整勞動法律關系的政策多是原勞動部和現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的,包括大量的規章等規范性文件。
2.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
所謂用人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是指用人單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單位實施的組織勞動和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的制度。
《勞動爭議適用解釋》(一)第19條明確了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在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勞動政策并已公示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作為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依據的條件:
《解釋》(一)第19條雖然賦予了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具有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的效力,但同時也限定了該規章制度作為審理依據的條件。具體講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主體要件合法。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只能由本單位最高行政部門制定,并非單位內部任何管理機構制定,比如車間、班組或者公司的經營部、財務部等內設機構不能制定公司的規章制度。而要由單位的權利機構如股份公司或者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或者其授權的董事會制定。這樣才能保證其規章制度的權威性。
第二,內容合法。主要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不但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而且不得違反勞動政策包括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同時也不得違反集體合同的規定。規章制度規定的勞動者的利益必須體現權利義務相一致,充分體現獎懲結合,勞動紀律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解釋》(一)沒有對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不一致時如何處理作出規定,”這就說明當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的內容不一致時,勞動者可以選擇適用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還是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以充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三,在制定程序上通過民主方式制定。《解釋》(一)沒有就規章制度采用何種民主方式制定作出具體規定。我們認為通常情況下,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直接涉及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應當經過用人單位工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或者通過平等協商作出規定。或者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及其他相應的民主程序通過。在法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的情況下只要采用的民主程序不違法,就應當視為履行了民主制定程序。
第四,必須履行公示程序。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以全體職工和各個行政部門為約束對象,所以這些被約束的主體必須了解規章制度的內容。因此,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向勞動者公示或者告知成為必須。
總之,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個條件,才能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否則,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存在瑕疵,均不能作為人民法院判案的依據。
相關知識:
勞動爭議案件審理之法律依據之間的適用原則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在適用法律上應當嚴格按照《立法法》規定的原則執行。就此,勞動部1995年8月4日《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8條也作出相應的規定:
適用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遵循下列原則:
(1)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的效力與地方性法規高于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效力高于其他規范性文件。
(2)在適用同一效力層次的的文件時,新法律優于舊法律;向法規優于舊法規;新規章優于舊規章;新規范性文件優于舊規范性文件。
對于《解釋》(一)第19條規定的法律依據的適用關系,勞動部上述意見也應當是適用的依據。但是,這里應當注意的是,關于勞動部上述意見中關于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部門規章的解釋與《立法法》的規定相悖。《立法法》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第86條(二)項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裁決。”
由于《立法法》的效力高于勞動部的解釋,加之《立法法》頒布于2000年3月15日,勞動部的“若干意見”頒布于1995年,所以,無論從法律的位階上還是頒布的時間上都應當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執行法律的適用原則。
綜上,我們應當重點注意的是:在勞動爭議案件實務中,除了按照全國人大頒布的勞動法和國務院頒布的勞動行政法規作為依據外,還應當把勞動政策和規章作為依據,包括地方性勞動政策、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政府規章;但是在適用的順序上優先適用法律和行政法規,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規沒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才能參照適用勞動政策和規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誹謗罪立案標準
2021-02-19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漁業公司拆遷補償是否免稅
2021-02-25對拆遷安置不滿意怎么維權
2021-02-10在拆遷區的二手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3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