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與投資者財產責任相對獨立制度
從責任順序上看,在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合伙企業債務結算不涉及合伙人的財產。當不涉及企業清算時,合伙人自己的財產相對獨立于合伙企業的財產。企業債權人在主張權利時,應當直接以債務主體是合伙企業而不是合伙人為對象,不能同時對兩者主張權利。進入清算程序后,是否涉及合伙人連帶責任的啟動,應根據合伙企業償債能力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當合伙企業“資不抵債”時,其債務應以企業的全部資產清償,剩余資產在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后,按照約定或法定的股權比例分配給投資者,所欠稅款和債務
合伙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合伙人應承擔連帶責任。這里的“資不抵債”是指企業“資不抵債”造成的瑕疵責任條件下的客觀資不抵債,而不是因企業不按合同履行義務而造成的延期還款現象。如果合伙企業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或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償。如果合伙企業被宣告破產,普通合伙人應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所謂合伙人的無限連帶責任是一種補充責任。投資者負責任的啟動之所以不涉及合伙企業的正常經營,是因為我國《合伙法》賦予了合伙企業獨立的商業主體地位。雖然不是獨立法人,但其獨立的商事主體地位不容否認。當存在債權競爭時的單獨優先權制度
當合伙企業及其合伙人的財產足以清償各自的債務時,各債權人應當遵循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的相對性原則和對債務人的債權請求權。也就是說,合伙企業的債權人不得直接向整個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主張權利或提起訴訟。相反,合伙人的債務人不得直接向合伙企業要求以合伙人的股權償還
但是,當合伙企業的債權人和合伙人的債權人共存時,兩類債權人之間可能存在權利競爭,特別是當其對應的直接債務人的責任能力不足時。此時,合伙企業和合伙人的哪項債權應首先償付?筆者認為,應當遵循“單獨優先”原則。即合伙企業的債權人在合伙企業的財產制度中享有相對于合伙人債權人的優先權;合伙人的債權人在合伙人財產制度中享有相對于合伙企業債權人的優先權。一方優先權用盡后仍有剩余財產的,另一方有權提出補充請求。單獨優先權的法律依據是由于合伙企業和合伙人的商業主體地位相對獨立,并且他們各自的債務產生于不同的法律主體之間
以上是小編為您編寫的相關知識。通過以上知識,我相信您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Luba進行在線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