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訂立合同時,由于重大誤解,當事人表達的意思與真實意思不一致的。雖然意思表示不真實,不符合效力要求,但當事人訂立本合同時不得故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治安良好習慣,因此不同于無效合同。擁有取消權的人必須積極行使取消權,并請求取消合同。因為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實,外界往往難以判斷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即使外界知道一方因當事人意愿的不真實表達而受到損害,但當事人并不主動取消,而是自愿承擔損害的后果,法律也應允許這種行為有效。因此,法律應將要求解除合同的權利留給具有解除權的人來決定是否解除合同。法院應采取非訴訟的態度來取消此類合同。當事人不主動提出解除的,法院不能主動宣布解除合同。無效合同在內容上具有明顯的違法性,當事人不能選擇確認無效合同的效力。即使當事人不主張無效合同無效,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也應主動介入,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的合同在被撤銷之前仍然有效。對于可撤銷合同,具有撤銷權的人有權決定是否提出撤銷。撤銷權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或者撤銷權人僅要求變更合同條款的,不要求解除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可撤銷合同仍然有效,雙方仍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其義務。任何一方均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因素為由拒絕履行其合同義務。無效的合同當然無效,不要求雙方繼續履行無效的合同。可撤銷合同在民法通則中稱為可變更合同和可撤銷合同,即對于此類合同,具有撤銷權的人有權請求撤銷,或者他只能請求變更合同內容而無需撤銷。所謂變更,是指當事人通過協商改變合同的某些內容,如適當調整標的價格,適當減少一方承擔的義務,通過變更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公平合理等。如有變更,本合同仍然有效。無效合同當然無效,雙方不得在變更和確認無效之間做出選擇
具有撤銷權的人撤銷合同將導致合同關系終止,但兩者性質不同。撤銷權是指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使受害方享有撤銷權;終止的權利可以基于法律規定的原因(如不可抗力、另一方根本違反合同等),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根據雙方事先約定,雙方可享有終止的權利。合同的解除不僅可以針對合同,還可以針對其他法律行為。原則上,解除僅適用于合同,不適用于其他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商號可以質押嗎
2021-01-30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