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1條對無權處分的有關規定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認可或者無權處分的人在簽訂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p>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分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的處分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
如上所述,財產處分權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行使,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同財產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份額,不得擅自處分其他財產。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盧巴。com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