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層空間法的概念及法律地位是什么
一、外層空間法的概念
外層空間法是指調整人類探測和利用外層空間活動的國際法規范的總稱。外層空間是一個嶄新的國際法分支。1958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后,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系列有關外層空間的探索和利用的宣言和決議,國際間締結了許多有關外層空間活動的條約和協定,形成了外層空間法。
二、外層空間法的特點
外層空間法的特點是它的法律淵源主要是國際條約。例如,1966年的《外層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活動原則的條約》,簡稱“外層空間條約”,也被稱為“外空憲章”;1968年《營救宇航員和歸還發射到外層空間的實體的協定》,簡稱“營救協定”;1971年《空間實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簡稱“賠償責任公約”;1974年《關于登記射入外空空間物體的公約》,簡稱“登記公約”;1979年《關于各國在月球和其他天體上的活動的協定》,簡稱“月球協定”。外層空間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它都是在聯合國的主持之下制定的一系列的決議和宣言。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是聯合國在這一領域的行動中心
三、外層空間的法律地位
外層空間,又稱為太空、宇宙空間、星際空間,是指大氣層以外,即空氣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關于外層空間的法律地位問題,主要涉及國家主權是否及于外空的問題。《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外空的探索和利用應為全人類謀利益;外空和天體供一切國家在平等基礎上自由探測和利用;任何國家不得通過主權要求,使用或占領等其他任何方式將外層和天空據為己有;探索和利用外空應遵守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禁止將載有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人造衛星或航天器放在地球衛星軌道和外層空間。《月球協定》規定:月球及其自然資源均為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月球不得由國家依據主權要求,通過利用或占領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據為己有,月球和表面或表面下層或其任何部分或其中的自然資源均不應成為任何國家、國際組織、實體或自然人的財產;各國有權在平等的基礎上,按照國際法和本協定探索和利用月球等等。外層空間不是任何國家的主權管轄范圍,它只能是對所有國家都是自由和開放的。這也等于是否定了“領口無限”的主張。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外層空間法的概念及法律地位是什么的回答,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歡迎前來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有審理級別嗎
2021-01-02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