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同關系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今社會的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由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對確認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甚至對確定案件性質、區分雙方責任都有很大影響,對其成立和效力的例外情況進行簡單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合同效力行政規定禁止性規定雖然《合同法》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作出了原則性規定,但在不斷變化和復雜的現實生活中,如何正確執行合同法,除了照搬這些原則性的東西,在具體案例中確認和處理原則中的例外情況外,也是合同法的正確執行,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1、 一方當事人未簽署但實際履行的合同成立。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達成的協議。合同是當事人的協議。只要雙方同意,合同就成立。《合同法》對此有更詳細的規定。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是一般性規定。關于承諾在不同情況下如何生效,有不同的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成立條件的,在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條件具備時成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分別規定,當事人以書面合同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在雙方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當事人以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要求在合同成立前簽署確認書。合同在確認書簽署時成立此外,上述情形均為雙方在建立合同關系時簽訂書面合同后合同成立。簽訂書面合同在經濟生活中很常見,合同成立的要素也比較容易掌握。此外,在實踐中,如果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協議,交付某一物品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如果貨物未交付,則合同不成立。同時,雙方完全有可能因此類情況而未能簽署書面合同,但雙方均有意向根據本協議訂立合同并履行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本案中的合同也是一份實際合同。在這方面,《合同法》第37條也作了明確規定。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著合同必須生效。已訂立的合同可以是有效的、無效的、無效的和可撤銷的。合同的成立只是合同效力的要素之一。2、 合同的效力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即所謂的法律效力。合同的訂立和效力往往密切相關。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是使合同具有約束力,從而實現合同規定的權益。如果合同不能生效,合同就等同于一紙空文,當事人就失去了訂立合同的目的。在實踐中,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訂立合同,合同的內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一經成立,自然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合同的成立要件和效力也有所不同。合同生效要件是判斷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標準。即使合同已經成立,如果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效力要素,合同仍然不能生效。根據不同情況,已訂立的合同可以是有效的,也可以是無效的,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效力待定,包括合同的可撤銷性和合同的無效性。合同不生效,是指雙方在簽訂合同時約定了合同的生效條件,在約定的生效條件得到滿足之前,合同無效;要確定合同效力的另一種情況是,合同主體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合同暫時不生效。需要等待行為能力缺陷人的代理人的意思表示。如果代理人表示同意,合同將生效。相反,合同將無效。可以撤銷的合同在合同成立后生效,但由于合同當事人的意思不真實,法律規定享有撤銷權的人通過行使撤銷權使生效的合同無效,包括: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2、 因明顯不公平而訂立的合同;3、 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4、 在脅迫下訂立的合同;5、 利用某人的危險而訂立的合同。這種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并生效時,由于合同中存在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合同的效力處于不穩定狀態。《合同法》明確規定了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1) 一方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變更和可撤銷的合同,當其損害國家利益時,即為無效合同國家主要是指損害國家的經濟利益,如欺騙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國有財產損失。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 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指當事人的行為形式合法,但內容和目的違法,這種行為又稱為隱蔽行為,由于掩蓋的目的違法,會對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害,因此這種行為無效。(4) 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體現了社會全體成員的最高利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合同無效,這是各國立法普遍承認的原則。盡管中國民法沒有采納“合同”的概念根據中國《合同法》第52條第4款,損害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因此,當合同危及國家公共安全和秩序(如走私武器、買賣槍支和毒品)時,損害公共道德、危害公共健康和環境(如“購買外國垃圾”)以及其他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無論雙方的索賠是否無效,法律和仲裁機構應主動宣布合同無效。(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最典型的無效合同。此處提及的法律指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指的是國務院制定的條例。違反這些法律、行政法規指的是國務院制定的條例國家法律法規當然是無效的。中國的合同法只規定了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國務院規定的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但沒有提到違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合同是否無效。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違反這些規定的合同都是有效的,只意味著違反這些規定的合同不是自然無效的合同。應考慮是否應宣布這些合同無效的各種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離婚子女撫養糾紛問題
2020-12-15車禍出院后死了追刑嗎
2021-03-21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