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要旨
我國承認國際性的臨時仲裁。在涉外仲裁合同或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的文字表達清楚,不會讓人產生任何歧義,無需當事人補充約定就能推導出對雙方之間的仲裁案有管轄權的惟一仲裁機構的情況下,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和通行的國際仲裁理論,法院不能僅憑訟爭仲裁條款未明確約定仲裁機構而認定該條款無效。
簡要案情
2004年3月26日,中國**象嶼集團有限公司(買方,下稱**公司)與**米歇爾貿易公司(MechelTradingAG)(賣方,下稱**爾公司)簽署一份鋼材買賣合同。合同就法律適用規定:“與本合同相關的一切法律爭議應當受1980年4月11日制定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管轄并據以解釋。上述公約未規定的事項,則應參照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4年頒布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如上述公約及通則仍未有規定的,則應當根據國際慣例及出賣方主要營業地的法律進行管轄和解釋。”合同仲裁條款內容:“與本合同相關或由本合同引起的任何爭議應根據國際商會仲裁院仲裁規則,并由依據可從網址www.iccwbo.org獲得的上述規則指定的一名或多名仲裁員進行最終裁決。仲裁地點為中國北京,仲裁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2004年8月13日,國際商會仲裁院受理由**爾公司作為申請人與**公司作為被申請人的買賣鋼材合同仲裁糾紛案。
2004年9月14日,**公司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爾公司簽訂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無效。
廈門中院受理該案后,于2004年11月23日進行了公開審理。
裁定理由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有關裁定其與仲裁條款效力爭議應如何適用法律?訟爭仲裁條款對于仲裁機構有無約定及其對仲裁條款效力的影響?對此,申請人認為,訟爭仲裁條款約定仲裁地點為北京,依照最密切聯系地的法律適用原則,本案爭議應適用中國法律。根據我國仲裁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仲裁條款必須約定明確的仲裁機構,否則仲裁條款無效。被申請人則認為,訟爭仲裁條款系依照國際商會仲裁院推薦的條款制作,該條款依照法國法和仲裁慣例都應當被認定為有效。即使依照中國法,該條款亦應認定為有效。
廈門中院認為,關于法律適用問題:第一,合同所約定首先應適用的《聯合國國際銷售合同公約》及《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系實體爭議的準據法,都未涉及仲裁程序事項,故不是關于仲裁條款效力的準據法。第二,合同約定了補充或替代準據法為“出賣方主要營業地的法律”即瑞士法,但被申請人沒有在舉證期限內亦未在合議庭限定的期限內提交,應視為其放棄該權利。第三,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具有獨立性,仲裁條款的法律適用亦不同于整個合同的法律適用。根據仲裁法理論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涉外商事實務問題的解答意見,當事人沒有約定仲裁協議準據法但約定了仲裁地點的,適用仲裁地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沒有約定仲裁地或仲裁地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法院地國的法律。既然雙方明確約定仲裁地點為北京,故本案準據法為中國法律,包括我國所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條約。
關于仲裁機構是否明確:首先,我國仲裁法第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認仲裁協議效力幾個問題的批復》(法釋[1998]27號)第四條關于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而法院應認定仲裁協議無效的規定,主要是針對國內仲裁作出的。在當時,我國同一城市有多個仲裁機構的情況較普遍,因此,仲裁法規定當事人必須選擇一個明確的仲裁機構。此外,我國不承認在我國領域內的臨時仲裁,故國內立法規定當事人必須約定明確的仲裁委員會。其次,我國參加的《聯合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即《紐約公約》)第一條第二項規定:“'仲裁裁決'一詞不僅指專案選派之仲裁員所作裁決,亦指當事人提請之常設仲裁機關所作裁決。”我國未對該條款保留,由此可確定我國承認國際性的臨時仲裁。法院不能僅憑訟爭仲裁條款未明確約定仲裁機構而認定該條款無效。第三,雙方當事人采用了國際商會推薦的標準仲裁條款作為本案爭議的仲裁條款。雙方約定仲裁適用國際商會仲裁院的仲裁規則并依照該規則組成仲裁庭。該仲裁條款的文字表達清楚,不會讓人產生任何歧義,無需當事人補充約定就能推導出對雙方之間的仲裁案有管轄權的惟一仲裁機構是國際商會仲裁院。根據當事人所選擇的仲裁規則,足以組成仲裁庭以及審理雙方之間的合同糾紛。國際商會仲裁院是常設仲裁機構,其推薦使用的仲裁條款普遍為各國當事人所接受。國際商會所制定的大量規則已成為國際貿易的慣例。仲裁的最初形式就是臨時仲裁,后來才有機構仲裁。在機構仲裁的情況下,仲裁裁決并不是機構做出的,而是仲裁庭或獨任仲裁員依據當事人約定的規則或該機構的規則和其他法律規定做出。仲裁機構對仲裁事務提供管理和服務。通行的國際仲裁理論認為若采用常設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而未約定由該機構仲裁且未約定其他仲裁機構的,推定規則被適用的機構有權仲裁有關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處理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案件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第二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僅約定適用某一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但未約定由該仲裁機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認定其規則應被適用的仲裁機構有權仲裁有關案件。”此雖不是生效的司法解釋,但反映了我國通行的仲裁法理論觀點。依照該理論,應認定訟爭仲裁條款有效。最后,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就是要將爭議提交國際商會仲裁院仲裁。如果根據我國國內法的規定認定該仲裁條款無效,顯然有鼓勵我國當事人不誠信履行合同之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