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合同的過程如何?合同的成立必須以當事人的約定為基礎,即意思表示一致。訂立合同的過程是雙方當事人表達意愿趨于一致的過程。這一過程在合同法中被稱為要約與承諾。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向另一方當事人表達訂立合同的意思。前者稱為要約人,后者稱為受要約人。為了取得法律效力,要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要約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無論此人是自然人還是法人,無論他是自己還是代理人都可以忽略,因此他必須是一個客觀可識別的人。只有這樣,受要約人才能接受要約。(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要約人應表明,一旦被要約人接受,要約人受意向書的約束,并與其建立合同關系。(3)要約必須是對對方的意向書。否則,就沒有承諾的對象,也就沒有承諾的法律效力。要約的對方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未指定的人。向特定的人提出要約,通常是特定的法人或自然人。向未指明的人發(fā)出的要約通常是向公眾發(fā)出的要約,例如獎勵廣告。(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要約的目的是獲得對方的接受并建立合同關系。要約能否被對方接受的關鍵是擬議合同對其也有好處
因此,要約除表明要約人訂立合同的意愿外,還必須表明擬議合同的主要條款,如標的物、數(shù)量和質量,價格、報酬、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和請求對方答復的期限,使受要約人可以考慮是否接受< < P > > P>2。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在合理期限內完全同意要約內容的意思表示。有效的承諾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對方的一種表達方式。因此,接受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即使受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知道要約的內容并表示同意,也不能視為接受要約。受要約人通常指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代理人。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作出的承諾與受要約人的承諾具有同等效力。(2)承諾必須在合理期限內送達要約人。所謂“合理期限”,是指:要約確定承諾期限的,確定的期限為合理期限;如果要約中沒有確定承諾的期限,一般認為合理的時間就是合理的期限。(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如果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做出實質性變更,則為新要約。所謂“實質性變更”是指、數(shù)量、質量、價格或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的變更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合同訂立過程的相關內容。雙方簽訂合同后,需要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如果發(fā)生違約,他們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產重組審批多久
2021-03-08發(fā)行股份需要開監(jiān)事會嗎
2020-12-1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xié)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第一次入職的就業(yè)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guī)定嗎
2021-01-23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