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雙方:
1。經常改變訴訟理由,爭取地方法院的管轄權。例如,在原告曲阜股份有限公司一案中,法院受理了一家銀行濟寧曲阜支行訴信陽股份有限公司一案,由于原告首先提起違約訴訟,被告以法院依法沒有管轄權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為了避免在外國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因侵權暫時變更了訴訟。此后,原告擔心因侵權而難以勝訴。在庭審中,原告因違約變更了訴訟,被告又對管轄權提出異議。這樣,在案件的實質性審理之前,法院舉行了四五次開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混淆案由,濫用選擇權。當受害人的責任相一致時,他們不合理地選擇其中一人提出賠償請求,而是將違約請求和損害賠償請求一起提起訴訟,形成統一的賠償請求。例如,金鄉的一家冷庫從威海的一家公司購買了制冷設備。在操作過程中,由于產品質量不合格,儲存的大蒜變質,影響了相鄰的冷藏庫。在訴狀中,該公司要求威海的一家公司承擔違約和侵權的經濟損失。3.經常提出異議,逃避責任。訴訟是原告和被告之間的攻擊和辯護。盡管實體法規定,當事人或當事人應對其行為和后果承擔法律責任,但被告仍然積極辯護,尤其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以避免可能增加其自身責任的主張,或者積極爭取可能減輕自己責任的主張,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被告可以抓住案由的缺陷,經常行使異議權。訴訟原因的確定不明確,客觀上給司法管轄權糾紛留下了空間。由于當事人缺乏法律知識、表達能力有限或某些人為因素,訴訟和索賠的理由有時無法表達其含義,甚至自相矛盾,這給法院確定訴訟原因帶來了很大困難,并使法院在確定訴訟原因時不確定。訴因是當事人之間爭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訴訟類型和案件范圍。它也是法院確定管轄權的依據。客觀上,它要求法院做出正確的判決,這有利于當事人的訴訟和法院的審判。不同的管轄權認定標準在主觀上增加了管轄權爭議的難度。由于地方法院對影響管轄權的許多因素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責任競合和訴訟原因的確定,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一些法院允許受害者同時提出兩種責任的請求,將兩種責任結合起來,;有些法院決定哪種賠償責任應該獨立承擔,而不是由當事人自己承擔。例如,對于“侵權違約”和“違約侵權”,一般按違約處理,而對于已經發生責任競合的情況,則按侵權處理;其他則完全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是否按違約或侵權處理。簡言之,沒有達成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同一法院有時會對類似案件的管轄權做出不同的判決,甚至完全不同的判決也不少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認定
2021-03-08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