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時,根據職權提起的訴訟程序,人民法院再審案件
對罪犯上訴的處理辦法
上訴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一項基本民主權利。在監獄或其他地方服刑的罪犯也享有上訴權。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審查處理。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是執行國家刑罰的機關。對犯罪分子的申訴,應當及時將申訴材料移送原判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他們不能以任何形式和借口阻止或拘留罪犯的投訴,更不用說認為罪犯表現不佳是因為他們向罪犯投訴并給予懲罰。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在執行刑罰的過程中,根據罪犯的申訴或者其他情況,認為判決可能錯誤,包括無罪釋放、定性不當、量刑過輕、量刑過輕的,也應當移送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執行機關對判決有錯誤的意見,請求重新處理或者上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執行機關反映的意見正確,罪犯的上訴合理的,應當再審;人民檢察院認為原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決定提出抗訴,但在作出新的判決、裁定之前,不得中止原判決的執行。經審查,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正確,上訴不合理的,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上訴案件,可以駁回上訴,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監獄等行政機關和申訴人。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由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雖然上訴是請求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近親屬認為錯誤的判決、裁定進行復核和處理,但上訴不一定導致人民法院重新審理。人民法院只有認真審查各種上訴材料,認定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具體包括下列情形:(一)有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是錯誤的,即:,申訴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審理時沒有的事實材料,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在認定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和重大情節上有錯誤。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包括犯罪事實是否客觀發生、犯罪行為是否由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年齡、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案件的主要情節包括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后果和其他情節。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認定錯誤可能會影響整個案件的判決,這需要重新審理該案件
關于您對《第二審不滿申請再審程序》的問題,盧巴編輯。com已經解決了問題。在監獄或其他地方服刑的罪犯也有權上訴。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重新審查處理,如有疑問,歡迎咨詢律師事務所。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舉報暴力執法
2020-12-29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