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原告王某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與被告公司達成銷售協議。王以8萬元的價格從一家公司購買了20噸化肥。協議達成后,王按照協議向一家公司支付了8萬元。付款后,一家公司以各種借口拒絕交付貨物或退還貨款。為此,原告向一家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投訴。在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后,王起訴法院終止雙方達成的協議,一家公司退還了貨款并支付了違約金
[差異]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的銷售協議是否為受法律保護的合同。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和被告僅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達成協議,未簽訂書面合同,應視為合同未成立
第二種意見認為,盡管雙方均未簽訂書面合同,雙方對交易標的、金額和價格有明確約定,符合《合同法》關于合同成立的相關要件,應當認定為買賣合同成立。如果一家公司未能按照協議履行其交付義務,則應承擔違約責任。編輯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合同法》第10條規定,雙方應以書面、口頭和其他形式訂立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雙方同意采用書面形式,則應采用書面形式。具體而言,本案中,原告王某與被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協議的方式,應當認定為《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的其他形式,而法律、行政法規不要求銷售合同采用書面形式。因此,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的協議符合合同成立的正式要求。另外,在達成協議的過程中,雙方對交易的標的、金額、價格等有明確的約定,且意思表示真實,應當認定為買賣合同的成立。《合同法》第94條規定,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108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本案中,王先生在協議達成后已按約定支付了全部貨款,但在原告王先生無正當理由多次催交后,一家公司仍未能履行交貨義務。因此,王先生有權終止合同,要求公司退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網上交易越來越頻繁,合法的交易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交易習慣的改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交易越來越頻繁,甚至超過了線下交易。目前,我國關于網上交易的法律規范還不夠完善。面對各種糾紛,通常存在法律漏洞,這也讓一些罪犯有機會利用法律漏洞。因此,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我們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法維護守信方的合法權益。
本合同通過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達成的協議訂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的店鋪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2二手房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