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能不能拒絕上班?不能。
用人單位的確有義務將簽訂完的勞動合同給予勞動者持有,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該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勞動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以及“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屬無效合同,但簽訂合同過程中不存在這些問題,因此即使勞動者手中沒有合同,只要合同合法,勞動者就必須執行,否則就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單位未交付勞動合同合法嗎
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屬于違法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后,未將依法應當由勞動者收執的一份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則用人單位的行為即構成違法。
本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行為屬于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是因為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以各種理由扣押本該由勞動者收執的一份勞動合同。在勞動者權益受到用人單位侵害,尋求法律救濟時,由于勞動者拿不出勞動合同文本,往往很難舉證證明與用人單位約定的各項權利,有時甚至難以證明本人與該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從而導致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時得不到法律救濟。為了保證勞動者在受到用人單位侵害時能夠盡快合法地得到法律救濟,有必要讓用人單位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單位不交付合同文本怎么辦
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兩類:
(一)行政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責令改正的目的是糾正違法狀態,其屬于行政命令,而非行政處罰。由于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行為不屬于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所以本法沒有設定對這類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二)民事性質的法律責任。如果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并且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則用人單位應當對該勞動者承擔民事性質的賠償責任。根據《勞動法》以及《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不依法承擔以上賠償責任,或者勞動者對賠償數額等不服的,勞動者可以依法通過勞動爭議處理途徑尋求法律救濟。
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能不能拒絕上班?如果勞動者遇到了用人單位不給勞動合同的情況,要采取正確合法的方法來進行應對。在保險單理賠困難的時候,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勞動者要求拿回合同來的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參與人是指什么
2020-12-14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