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何時生效?有人認為,應采取“發信主義”,即要約發出之后就生效。但大多數人認為應當采取“到達主義”,要約必須自到達受要約人時才生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國際公約都持這種觀點。如德國民法典第130條中規定,在相對人以非對話方式向其為意思表示時,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中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94條規定,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第95條中規定,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堵摵蠂鴩H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5條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3條中也都規定,要約于送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中國合同法這一規定也是參照國外一般規定作出的。需要說明的是,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并不是指一定實際送達到受要約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約只要送達到受要約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夠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為送達?!八瓦_到受要約人時”生效,即使在要約送達受要約人之前受要約人已經知道其內容,要約也不生效。在對話要約時,以采用“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的解釋較為妥當。
以數據電文發出要約何時生效,如何到達,是一個問題。數據電文都是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傳送的信息,發出就已到達。中國合同法是參考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電子商業示范法》的有關規定作出的。示范法第15條“發出和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和地點”中第1款規定:“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一項數據電文的發出時間以它進入發端人或者代表發端人發送數據電文的人控制范圍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準?!钡?款規定:“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的收到時間按下述辦法確定:
1.如收件人為接收數據電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統:(1)以數據電文進入該指定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或(2)如數據電文發給了收件人的一個信息系統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統,則以收件人檢索到該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
2.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統,則以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痹摋l第1款規定了何為數據電文的“發出”,第2款規定了何為數據電文的“收到”即到達。合同法本條采用了示范法第15條第2款的規定,但省略了該款第1項第(2)的規定,即在指定了特定接收系統時而對方未發送到特定接收系統(雖然也發送到了收件人的系統),以收件人檢索到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并非示范法的這個規定有什么問題,只是合同法規定得比較簡明,遇到此類問題,也應當如此掌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公司拆遷補償款可以分紅嗎
2021-01-10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房屋拆遷補償是按戶口分嗎
2021-03-08房子動遷封區了能賣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