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合同法》于2020.12.31失效)
《合同法》第54條規定可撤銷合同包括四種情形:
①重大誤解;
②顯失公平;
③欺詐、脅迫;
④趁人之危。
保險合同自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時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保險合同的“撤銷”,主要體現為保險合同的解除權:
1、投保人的解除權
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應當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2、保險人的解除權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此項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
二、保險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保險法》第54條:保險責任開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手續費,保險人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責任開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險人應當將已收取的保險費,按照合同約定扣除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應收的部分后,退還投保人。
《保險法》第16條: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以上就是關于保險合同幾年后不準撤銷的全部內容了,溫馨提示一下,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后,合同當事人就不得解除合同了。關于《保險法》相關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