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當事人有權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撤銷的合同。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有:①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②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對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人有權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撤銷權是撤銷權人依其單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溯及既往的消滅的利權。因撤銷原因不同,撤銷權人也不同。重大誤解中,誤解人是撤銷權人;顯失公平中,遭受明顯不公的人是撤銷權人;欺詐、脅迫中,受欺詐、受脅迫的人是撤銷權人。撤銷權是訴權,只能通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行使。 撤銷權的消滅:①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慶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②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例如:甲公司向乙公司訂購乳膠漆一批,乙公司在訂立合同時,謊稱國產乳膠漆為進口乳膠漆。甲公司事后得知實情,適逢國產乳膠漆暢銷,甲公司有意履行合同,乙公司則希望這批貨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別人,此時:甲公司向乙公司催告交貨或預付貨款或遞交確認合同有效的通知,則合同成為確定的有效合同;乙公司不能以合同訂立存在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從而使合同失去約束力。由此可見,我國對于一方錄事人欺詐對方當事人而訂立的合同是作為可撤銷合同來處理的,這樣就給予受到欺詐方選擇權,尊重其意思自治。如果受到欺詐的一方當事人認為不必撤銷合同的,則可以補正合同的效力。注意:我國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僅賦予受到欺詐的一方,而欺詐方是沒有選擇權的,所以不能主動主張合同可撤銷。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