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協議管轄法院
買賣合同的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被告所在地法院都可以管轄。“商品到達需方廠內”可以視為合同履行地。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僅約定了交貨地點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協議管轄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或者財產權益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債權糾紛中,只有合同之債可以協議管轄,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關于協議管轄的適用范圍,在原有的“合同”糾紛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包括因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而產生的民事糾紛。
簡介
指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達成書面協議,將其爭執交由某個國家審判。因為一國法院適用其本國的抵觸規則,所以,除當事人另有意思表示外,選擇管轄與選擇適用的法律一致,決定了國際民事管轄權,同時也就決定了所適用的實體法。協議管轄的意義較合意管轄為狹。前者必須有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而后者除雙方當事人明示同意管轄外,也可由一方默示同意而成立。例如,被告在原無管轄權的一個法院被訴,而不抗辯該法院沒有管轄權,逕直對該案的實質進行辯論時,即視為合意管轄。
作用
當事人意思的作用:一般說來,當事人的意思本身便可作為國際管轄權的根據,因此協議管轄又稱當事人意思自治。某些國家如意大利、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等把協議管轄這一原則直接或間接規定在關于國際管轄的立法中。蘇聯法律一般地承認協議管轄原則。另一些國家如民主德國、聯邦德國、法國、奧地利等,雖在立法中尚無有關協議管轄的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卻把國內管轄之關于協議管轄的規定引伸適用于國際管轄上。英國至少在契約發生的訴訟方面是承認協議管轄的。但也有極少數國家還不承認協議管轄。
表示內容
當事人的意思可表示不同的內容:①或者,將具體案件交由本無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這種協議可能意味著排斥一切依法本有管轄權國家的法院審判,也可能意味著創設同依法得受理的一些國家并行的另一國的管轄權。在前一場合,當事人有意產生一個排他性的國際管轄權;在后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僅是在原有國際管轄權的國家外另加一個國家的管轄權。②或者,僅就原有國際管轄權國家中選擇其一。在這一場合,當事人的意思是排斥其他有權受理國家的管轄。
你可以選擇咨詢我們的律霸網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