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只有具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況下,才有經濟補償金。即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案例一
小亞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記者,那是家今年快被關停并轉的行業報紙,她也面臨了下崗的危機。
但是,她的合同還沒有履行完,合同的賠款也是2萬。小水還是動了離開報社之心,她的策略是到曾經實習過的一家報社再次當實習生。
當然,她成功了,卻也面臨著原單位說她悔約要求賠款的局面。幾經糾纏,她以3000元了事。
案例二
工作了四年多,茵才知道自己工作的單位居然一直沒有給自己加保險金。她告訴筆者,當她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驚呆了。當機立斷地要離開這家沒有信譽的公司。通過幾場耗費精力的官司,她得到了她的保險費,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但是這些朋友都犯了個錯誤,以為不用賠錢或者取得損失就可以了,其實,在這里,不僅可以不賠錢,還有可能得到賠償。
那么,補償金究竟可以拿多少呢
這要看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長短。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單位便應支付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收入的補償金,但一般不超過12個月;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
勞動保障部門還對月工資收入作了具體解釋:它是按該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實得工資性收入計算出來的。如果算下來月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規定的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但是,也有些員工的月工資收入是難以準確計算出來的,例如有些單位與職工采用承包經營方式,每月上繳一定費用后,其余全部歸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可以協商確定經濟補償金。如果協商不成,則應按同期該單位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收入計算。如果連這個單位的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也算不清,那就應該按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標準來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