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明確規定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雖然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本罪作了明確規定,但是依舊存在一些誤區。今天,華侓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被告人常見五類認識誤區
一、認為優先償還他人欠款而未履行法院判決確定的義務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上述觀點是被執行人最普遍的心態。被執行人多數認為自己經濟來源有限,無法全部償還債務,在眾多債務中償還個人其他債務而非法院判決確定的債務,不構成本罪。該觀點的誤區在于未能正確認識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本罪侵犯的犯罪客體具有雙重屬性,除了侵害司法權威之外,對判決、裁定所確定的權利人合法權利也造成了侵害。債權雖具有平等性,但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中,國家司法權威是作為優先被考量的客體,不容侵犯。
二、認為內部約定由一方償還的共同債務其他債務人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上述觀點多見于合伙、夫妻等共同債務人之間。如共同債務人甲、乙內部約定由甲承擔全部債務,但并未獲得申請執行人同意,乙以其與甲的內部約定為由認為其不構成本罪,是不能成立的。該觀點的誤區在于未能正確認識共同債務的性質,共同債務人內部的約定未經申請執行人同意不能對抗申請執行人。
三、認為僅有部分履行能力是沒有履行能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要件之一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但對于何為“有能力履行”并不明確。對于有部分能力履行是否屬于有能力履行,實踐中存在爭議,也是大多數被告人辯解的理由。于都法院認為,有能力執行是指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既包括可供全部執行的財產,也包括可供部分執行的財產。分析被執行人是否具備履行能力,應當看被執行人可支配的個人財產,并不是以被執行人的財產是否有盈余為標準。
四、認為在進入執行程序前轉移、隱匿財產等行為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很多被執行人在被追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事責任的時候往往辯解自己轉移個人財產的時候案件并未進入執行程序,因此該行為不是拒不執行。該觀點的誤區在于錯誤的將履行裁判義務的時間與進入執行程序相等同。從時間上看,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行為要件應當是從裁判生效后開始計算。
五、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犯罪主體僅包括被執行人
多數被執行人認為本罪僅僅對判決確定的義務人即被執行人具有約束力。但相關司法解釋將被執行人、擔保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等造成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行為以及協助執行義務人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行為均認定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可以看出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的人均可以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此外,案外人采用暴力、威脅方法幫助上述當事人或有協助執行義務的人阻礙判決、裁定執行的,可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處理。
2015年,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就對該罪作了進一步的明確,隨后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也增加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規定,即處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增加了單位可以作為該罪犯罪主體的內容。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華侓網也提供侓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權實現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18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0版權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