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鑒定人資格取得的條件中,比較重要的是:
1、具有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相關的行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
2、申請從事經驗鑒定型或者技能鑒定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相關專業工作10年以上經歷和較強的專業技能。因此,應當具有相關專業的學歷,有相應鑒定機構工作經歷。
由于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對司法鑒定人的角色定位不同,司法鑒定人的條件也有所不同。在英美法系國家實行的是自由鑒定人制度,司法鑒定人的地位與普通證人相差無幾,法律對司法鑒定人的條件規定過于模糊,因而訴訟當事人在選任司法鑒定人時往往考慮的是司法鑒定人是否有利于自己贏得訴訟,而不是能否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并且從實際操作看,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充任司法鑒定人的知識和經驗也不是由法律加以規定的,而是通過案件中對立的雙方當事人及其律師的交叉詢問,最后由法官加以確定,而大陸法系國家則完全不同,由于司法鑒定人被認為是法官的輔助者,承擔著近乎法官的準司法職能,因而,如同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一定條件一樣,擔任司法鑒定人也要有嚴格的資格要求。
我國三大訴訟法對司法鑒定人的條件籠統地規定為“有專門知識”。
司法理念上和司法實踐中區分一般鑒定人和司法鑒定人,并非所有的行業鑒定機構都可以成為司法鑒定機構,也并非所有的行業鑒定人都可以成為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經常是在行業鑒定機構和行業鑒定人資格的基礎上實行二次準入,所以,司法鑒定人的條件往往高于一般鑒定人。
這些法定的或指定的鑒定部門內進行具體鑒定的司法鑒定人也應當具備一些基本條件,如
(1)專業知識條件,一般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學科大學以上學歷,本專業的外的須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
(2)實踐能力條件,具有獨立解決本專業司法鑒定工作的實際問題,
(3)法律知識條件,具備與司法鑒定工作和訴訟活動相關的法律知識;
(4)職業道德條件,符合司法鑒定人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循私情,不謀私利;
(5)技術職稱條件,多數學科的司法鑒定人至少要求具備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有的學科如司法精神病學等,其司法鑒定人則要求具備高級技術職稱。
司法鑒定人的條件是司法鑒定人的形式要件。而司法鑒定人資格的取得則需要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在司法鑒定人資格問題上,中國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又不同于大陸法系。中國既沒有法律法規對司法鑒定人的資格作出統一明確的規定,又沒有類似于英美法系的完善的交叉詢問機制來幫助法官審查司法鑒定人是否具有解決某一專業問題的知識和經驗。按照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的規定,“有專門知識的人”經公檢法機關“指派或聘請”即可擔任鑒定人,司法實踐中,可以擔任司法鑒定人的通常有以下幾類人:一是公檢法機關內部設立的鑒定部門的人員;二是經國家主部門授予司法鑒定資格的機構的人員;三是其他專業機構(如醫院、科研院所、學校等)的專業人員。在這當中,司法鑒定人主要來源于公檢法三機關內部的技術人員,他們的資格既不須主管部門審查批準,也不須法院在法庭審理中審查。而另外一些司法鑒定機構,雖然作為一個整體其資格受過審查,但作為鑒定過程的實際操作者-這些機構內部所屬的技術人員的司法鑒定資格,則是幾乎未受到任何形式的審查和考核。這種任職資格的混亂為一些不具備鑒定能力的人混入鑒定隊伍打開了方便之門,導致我國的司法鑒定人隊伍良莠不齊,直接威脅鑒定結論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綜上所述,現有的公檢法三機關下屬的技術鑒定機構應當進行改造,它們應該從“公檢法”機關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將鑒定人社會化。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