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于化解當事人矛盾,實現當事人雙贏
調解解決糾紛符合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自然秩序、社會秩序和諧的理想。發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如果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糾紛,對維護當事人雙方合法權益,化解矛盾,都具有非常好的意義。通過調解,可有效避免冗長的法庭訴訟,減少人力、物力上的耗費,降低糾紛解決成本;可有效避免“執行難”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如能夠達成調解協議,一般加害人自愿履行率高,被害人通常能得到全部或大部分的賠償款項,未能得到的數額通常也有較好的支付保障;可降低舉證難度,避免判決的不確定性;可避免糾紛雙方關系進一步惡化,這對于發生在親屬間、熟人間以及偶發性且無預謀沖動狀態下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解決尤為明顯。
(二)有利于節約社會公共司法資源
訴訟資源屬于社會公共資源。任何糾紛進入訴訟程序都將發生訴訟資源的使用、消耗,盡早通過調解解決糾紛,有助于合理減少訴訟資源的消耗。這在因輕傷害致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項“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的規定,對此類糾紛,既可以引起公訴程序,也可以發生自訴程序。在沒有調解介入或者介入不成功的情況下,從司法實踐看,這類案件基本上都進入了公訴程序。如:案件發生后,當事人立即報案,公安機關介入偵查,在偵查中對犯罪嫌疑人往往采用刑拘、逮捕等偵查手段,偵查終結后則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檢察機關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即移送法院審判。而法院審判的結果,往往是刑事部分判決緩刑、附帶民事部分判決給予一定賠償。在這一過程中,司法機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如果在輕傷害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發生時,即能成功介入調解,促成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則可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共資源的合理使用。
(三)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涉及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加以妥善解決,極可能發生當事人頻繁上訪、越級上訪、矛盾激化的后果,不利于社會關系的恢復,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而許多現實中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從發生到圓滿解決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調解是我國和諧司法的重要內容,是根植于我國歷史文化傳統并經過長期司法實踐證明的有效的糾紛解決方式,我們應該在合適的條件下善于應用。調解解決糾紛,有利于當事人雙方利益矛盾的有效調和,對促進社會生活的和諧穩定大有裨益。高度重視、充分運用調解的方式,使之成為化解社會矛盾尤其是人身損害賠償矛盾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調解也具有效力,為對自己有利應該找律霸網律師進行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兌匯票丟失可以公示催告嗎
2021-01-23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