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知識產權管理對象,誕生于科技、文化和工商業領域,又隨著科技、文化和工商業的不斷進步而不斷進步而不斷更新和豐富,大體上可分為:
1.工業技術成果
2.商業標志
3.文學
4.藝術和科學領域
5.其他工商業信息等
具體而言:是指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商標保護的商標、著作權保護的商業秘密
特別保護的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特殊標志等。
在當今信息時代,傳統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擴張。事實上,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就是一定的信息,如發明創造,工商業標記等,這些均是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信息。
二、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特點
(一)非物質性
1.知識產權管理對象的非物質性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本質特點。
2.知識產權管理的對象即一定的信息,是沒有形體的、非物質性的,其存在不具有固態、液態、氣態等的形態,不占有一定的空間。
3.作為財產所有權管理對象的物,一般是可以被特定的人占有;而作為知識產權對象的信息,則不可能被特定人占有,它們可能被無限地復制,因此可能被無限數量的人占有。
(二)創造性
1.知識產權法的宗旨在于鼓勵人們不斷創造出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先行的知識產權法所保護的智力成果主要是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
2.創造性是智力成果取得知識權保護的條件,受保護的對象不同,法律對其要求的創造性也是不同的。
3.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所要求的創造性最高,著作保護的作品次之,商標法對商標沒有提創造性的要求,但商標的設計和選取也是創造性的體現,商業秘密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創造性。
(三)公開性
1.公開性是多數智力成果所有人取得知識產權的前提。
2.在各項知識產權中,其對象大多表現了公開性特征。
(四)可復制性
1.智力成果之所以能成為財產權的對象是因為智力成果可由一定的有形物去固定、去復制。
2.智力成果只有可復制、才能被廣泛地傳播,才能推動人類的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進步,也才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實現其勞動價值。
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發展,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和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因為近幾年中也是經常會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等案件發生,所以專利和文學作品等所有者也是有權利申請知識產權的保護,當其他的企業和公民未經允許使用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后,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知識產權罪司法解釋
知識產權轉讓的相關內容
知識產權共同共有指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土地流轉政策、原則及合同要點有哪些
2021-02-21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