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期了。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公告送達開庭日期確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亦明確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民事訴訟中以時起算的期間從次時起算;以日、月、年計算的期間從次日起算?!币虼斯嫫趶牡菆笕盏拇稳臻_始計算系法律應有之義;我國民事訴訟法有諸多類似的規定,比如“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等,該“五日”、“十五日”均應當從次日起計算。
其次,我國民事訴訟法之所以規定期間從次日起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其立法設計之理由在于統一計算尺度,確保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有效性,從而穩定民事訴訟關系。實踐中,對期間的起算點從次日起算,既能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也可方便訴訟參與人對民事訴訟期間的計算與把握,從而提升訴訟效率并增加法律實效。
再次,公告內容明確載明“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該60日期間系法律擬制的期間,“即視為送達”無論從語詞的內涵還是外延均否定了第60日遇節假日順延的可能性;另公告內容所確定的公告期、舉證期與舉證期滿后的第三日,三者系一個“期間統一體”,不能人為分離出來單獨分別處理,而應當連續計算,但若該“期間統一體”的最后屆滿日遇節假日的,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順延,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日,即開庭日。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一點是,法律的確定性與可預測性要求法律用語要做到易懂、具體、明確,使其具有可操作及可指引性,從而法律受眾可依此安排自己生活的法律規劃,以便實現可預期的效果,此乃法律之為法律的本質屬性之一。按照第二種意見計算開庭日期既符合法律的規定,又直觀且便于操作。博登海-默在《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一書中言道:“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似的臉,變化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并且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而開庭日期確定得是否準確涉及當事人訴權的保護和法律的嚴謹,事關法院判決的權威與實效,要讓每一個人民群眾看清這張法律正義之“臉”,請從法官準確確定“開庭日”伊始。
收到公告送達的開庭通知書后要解決糾紛的時候,建議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了解更多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是民法嗎
2021-02-24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