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決執行是指當仲裁一方當事人不能自覺履行仲裁裁決要求其承擔的義務時,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執行仲裁裁決,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強制被執行人履行仲裁裁決所確定的義務。
仲裁裁決執行的申請。
我國《仲裁法》第62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可見,當事人的申請是啟動仲裁裁決執行程序的先決條件,沒有當事人的申請,法院是不會主動執行仲裁裁決的。
仲裁裁決執行的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224條對此作出了相關規定。管轄法院是指,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若裁決由我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管轄法院是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仲裁裁決執行的申請期限。
仲裁裁決執行的申請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超出期限申請執行,法院將駁回其申請,不予執行。
裁決不予執行的法定情形。《仲裁法》第63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37條第2、3款的規定,可以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情形有:(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七)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
另外,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于我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裁定不予執行的法定情形有:(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四)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五)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