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法律并沒有明文禁止在離婚后由雙方繼撫養孩子,且在社會生活中,確實存在著民事主體共同賦予孩子的情形,但是大多數是由一方撫養孩子,由不享有孩子直接撫養權的一方,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根據規定,協議書放棄撫養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協議書放棄撫養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雙方當事人是真實的意思表示,是可以對撫養費作出處分的,可以主張撫養費,也可以放棄撫養費。
二、放棄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
在離婚糾紛案件審理中,一方放棄另一方應負擔的子女撫養費主要有以下原因:對于放棄方而言:
1、為達離婚目的而作出的一種妥協;
2、為爭奪子女的撫養權而作出的一種讓步;
3、為徹底斷絕將來再與對方發生來往;
4、為不讓對方探視小孩。對于被放棄者而言:
1、經濟上負擔不起;
2、認為不應該給,這種觀點在農村尤其普遍,一般是女方認為子女既然給男方撫養了,男方就應承擔起撫養子女的義務,而自己沒得到子女還要出錢撫養,被認為是不公平;
3、不想給,夫妻反目成仇,認為給了撫養費就是對方得了利益,撫養費成了抱負對方的手段。對于法院而言:
1、希望雙方作出妥協,使案件能夠調解;
2、減少案件的執行。
從以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各方在作出放棄子女撫養費的初忠都是從自身利益著想,而未站在子女的角度考慮,都有涉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之疑。
三、放棄行為的法律依據
目前,我國涉及父母協商給付子女撫養費的法律條文主要有:
1、《婚姻法》第三十七條“離婚后,一方撫養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0條“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并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準許。”以上兩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條文,被認為是父母雙方有權就子女撫養費可以達成協議的法律依據,當然達成放棄子女撫養費的協議也被包含在內。
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知道,協議書放棄撫養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在協商確定之后,撫養孩子的一方,由于某種原因,導致沒有能力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此種客觀原因,是可以請求對方支付賦予費的,或者也可以請求變更撫養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四會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