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釋明權有如下規定:
2002年4月1日起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釋的方式賦予了法官行使釋明權的一種法律制度。
2002年4月1日實施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訴訟證據規定》)第3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的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第35條第1款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在《訴訟證據規定》第8條第2款、第34條亦分別以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說明”等類似表述規定了法官行使釋明權的情形。這是我國最高審判機關首次以司法解釋的方式賦予法官行使釋明權的一種法律制度。
現代民事訴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但是,訴訟當事人大多并不精通法律。有的甚至不知法律為何物。在難以實行律師強制代理,律師參與訴訟比例不高的情況下,如何保障當事人因法律知識欠缺或訴訟能力不足發生的主張不明、不充分而使其權益受到損害得以及時救濟,《訴訟證據規定》關于釋明權的規定無疑為法官行使釋明權提供了法律依據。據此,法官就可以指導當事人進行舉證、辯論,從而發現案件事實的真實,為當事人平等而充分地參與民事訴訟,避免因當事人訴訟技巧和能力的差異成為案件審判結果的因素,最終實現公平與正義提供了法律保障。
釋明權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在我國剛剛建立?!对V訟證據規定》關于釋明權的規定過于原則,遠不能涵蓋釋明權的全部內容和實踐的需要。法官如何保持中立原則,在充分草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不超過合理的限度向當事人釋明,理論上均存在爭議,以致審判實踐中出現法官對釋明權的適用范圍、情形、程度、時機以及釋明的效力等掌握不一,或由于釋明不當損害當事人權益的現象。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一起終審判決為例.對上述問題作粗淺探討。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有關于釋明權的相關知識。2002年4月1日起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釋的方式賦予了法官行使釋明權的一種法律制度。如有疑問,歡迎到本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首付
2020-11-14車輛質押到期是否可以直接處理
2021-01-18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失效
2020-12-31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