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援人權利:
(一)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二)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向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要求更換承辦人;
(三)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司法行政機關檢舉法律援助承辦人疏于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或違反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行為;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受援人義務:
(一)如實陳述有關事實,提供相關材料;
(二)如實提供足以證明經濟困難,確需免收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
(三)給予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必要的合作。
法律援助程序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
1、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
2、與值班律師接談
3、符合條件主任審批
(1)不予法律援助,告知復議程序——準法律援助
(2)批準法律援助——與承辦律師簽訂委托協議
4、不符合條件引導其他解決辦法
二、哪些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三、法律援助的對象?
(1)一般對象即經濟困難,有充分理由證明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
(2)特殊對象即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其他殘疾人或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4)刑事案件中的外國籍或無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四、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哪些方面?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特殊的刑事案件。
五、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有哪些?
(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3)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5)公證證明;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六、怎么掌握經濟困難的標準?
申請法律援助的中國公民能否獲得法律援助,須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是否屬于經濟困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的有關規定,經濟困難的具體掌握標準是"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有的地方人民政府確定公民最低生活保障線作為經濟困難的標準。如果申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即使有充分理由證明自己為保障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援助,一般也不能獲得法律援助,而需要通過有償的法律服務來獲得法律幫助。
由于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而社會對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很大,經濟困難的標準可以使那些確實經濟困難、而需要法律幫助以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公民獲得法律援助。
七、公民的哪些公證事項可以獲得公證法律援助?
公民在辦理與撫恤金、救濟金、勞動保險金、勞工賠償金、贍養、撫養、扶養等有關的公證事項,本人經濟困難確需減免公證服務費的,可以申請公證法律援助。根據司法部關于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的通知精神,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憑就業登記證也可申請再就業事項的公證法律援助。
八、如何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申請人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并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基本情況;
(2)申請人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九、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暫住證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
(2)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的證明;
(3)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4)法律援助中心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代申請人應提交有監護權資格的證明。
十、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申請人應當辦理哪些手續?
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申請人應當辦理如下手續:
(一)申請人必須如實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
(二)遞交相關證件和證明證據材料;
(三)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相關情況;
(四)出具授權委托書,明確表示所需法律援助形式,授權事項和范圍、期限等等,并在授權書上簽名或蓋章;
(五)與法律援助機構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規定雙方權利義務;
十一、對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后會分別情況作出何種決定?
(一)對符合援助條件的,決定對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與受援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
確規定各方權利義務,并按規定程序指定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人員;
(二)對不符合援助條件的,作出不予援助的書面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書面要求法律援助機構重新審查一次。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十五日(影響當事人訴訟時效的除外)將審查結果通知申請人。
(三)將具體承辦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通知受援人。
十二、法律援助接待人員為什么要對申請人(來訪人)進行詢問?詢問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為了保障申請人平等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及時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接待人員要對每位申請人(來訪人)進行詢問,并制作筆錄。
詢問的內容包括:
(一)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人(來訪人)是自然人的,應詢問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申請人是法人的,應詢問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申請援助事實與理由,包括已經發生的法律事實,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經過情況,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所遇及的困難和采取的措施,為保障自己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理由等等。
(三)申請人(來訪人)經濟狀況的情況介紹,包括是否有足以能夠證明其確無能力支付訴訟費用和法律服務費用的證明材料和該材料的真實來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