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方探視孩子的方式是否有明確的規定?
探視孩子的方式并無明確規定,一般是雙方協商確定的。《婚姻法》:
第三十八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二、關于探視權的相關規定
探望的內容既包括見面,如直接見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包括交往,如互通書信、互通電話、贈送禮物、交換照片等。概括起來探望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探望性探視,二是逗留性探視。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決定探望權問題時應征求子女的意見,探望權的行使也應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況下實施。
三、終止探視權的情形
1、探視權人患有嚴重危害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傳染性疾病,而該病可能通過和子女的一般性接觸傳染給子女的;
2、探視方在探視過程中對子女有嚴重違法或犯罪行為,如對子女有暴力行為或拐賣子女的行為;
3、探視方有借探視之機藏匿子女,使子女離開撫養方的監護的行為;
4、探視方對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響的,如探視方在子女面前表現出吸毒、賭博的惡習,或者是慫恿子女犯罪的。
事實上,國家在制定法律制度的時候,特別是有些民事糾紛上的這些法條,并不能特別全面的去強制性規定生活當中的很多問題,就包括對孩子的探望,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強制性讓法律制度規定看望孩子的方法,有些不太現實。
被刑事拘留多久能探視?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離婚后探視孩子可帶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片綜合地價多久調整一次
2020-12-15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