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精神自由權有哪些規定
精神自由權又稱內心自由權,是以公民意思決定的獨立和自由支配自己內在思維為內容的人格權。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從事正當的思維活動,觀察社會現象,自由決定自己的意思,這是公民從事民事法律活動的前提,依法受法律保護。
<<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人身自由權的內容包括哪些
1、身體自由權
身體自由權也稱作行動的自由權,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作為和不作為,不受非法限制、剝奪、妨礙的權利。身體自由權所包含的,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體行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或剝奪自然人的身體自由,即為侵權行為。以非法強制治療的方法,限制受害人的身體自由,就是侵害了身體自由權。這是因為身體自由為自然人的基本民事權利,一經非法剝奪和限制,即屬侵害他人行動的自由。
2、精神自由權
精神自由權,也稱作決定意思的自由、意志自由權。
在現代社會,自然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從事正當的思維活動,觀察社會現象,是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法律應當予以保障。因而,精神自由權是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主思維的權利,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內在思維活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自然人的精神自由,即為侵權行為。
法律對精神自由權規定有哪些?如果自己的精神自由權被他人侵害或是違反了,當事人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看看自己是否維權、怎么樣維權。法律對精神自由權規定方面的內容是什么,為了對自己有利最好與律霸網律師進行探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