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陳-華共同經營一家工廠,近年來有了二十余萬元存款。去年底,陳-華的父母想購一套商品房,但還差8萬元,丈夫得知情況后,決定由自己出這8萬元,他還認為家產自己有一半,這8萬元就從自己這一份出,也沒什么關系。今年3月初,丈夫在沒跟我商量的情況下,擅自將8萬元贈給其父母。今年11月8日,我想擴大工廠規模,需要資金周轉,才發現存款少了8萬元.追問丈夫后,才得知事情真相,于是便和丈夫鬧起了別扭。陳-華的父母知道我們吵架的原因后,認為他們用的是自己兒子的錢,我無權過問。請問我該怎么辦呢?
律師解答:
劉女士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丈夫的父母還錢。
依照我國法律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如無特別約定,為夫妻共同所有。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即夫妻對共同財產,都享有平等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夫妻間不存在一方凌駕于他方的特權,任何一方違背他方意志擅自處理共有財產,都構成對他方合法權益的侵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八十九條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從劉女士反映的情況來看,陳-華將夫妻共有的8萬元贈與其父母時,未取得劉女士的同意,系擅自處分夫妻共有財產,因此,該贈與行為無效,陳-華的父母應當返還這8萬元。
夫妻共同財產不可隨意贈人案例:
退休工人張老伯與董*媽在鄰居面前是一對模范夫妻。2005年10月,張老伯在一次廣場舞會上與另一中年婦女楊某一見鐘情,張楊兩人的感情很快發展為婚外的關系。張老伯為了不斷博取楊某的歡心,于2006年1月,將家中10萬元為楊某購買一套住宅,并贈送給楊某。2006年8月,董*媽得知此事后,認為張用家中10萬元購買一套住宅,屬于其夫妻共同財產,老伴張老伯無權單方處分,要求楊某返還。楊某則認為:其與張老伯是情人關系,再說這套住宅是張自愿贈送給她的,是屬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因此不愿意返還。董*媽一氣之下把張*伯告上了法院。法庭依法判決張老伯的贈與行為無效,董*媽作為財產所有人和利害關系人有權要求楊某全部返還。
說法:
本案例涉及到對夫妻共同共有財產的處分權問題。
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而夫妻對共同財產的處理權,又區分為由日常生活所做的決定和非因日常生活所做的決定。因日常生活所做的決定,夫妻雙方均有權做出,是一種當然的代理權,一方所做的決定就當然代表另一方的意見,他人可以認為是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非因日常生活所做的決定,多指夫妻對比較重大的共同財產作出的處理決定。
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9條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本案例中,首先,楊某已與張老伯確立了婚外情關系,但其接受張老伯贈與的財產并沒有付出相應的對價,不屬于有償取得,因此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其次,因該10萬元數額巨大,并非日常生活需要,張老伯無權單獨處理,其無償贈與楊某的行為損害了董*媽的合法權益。因此,張老伯的贈與行為無效,董*媽作為財產所有人和利害關系人有權要求楊某全部返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