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民事、刑事的訴訟的賠償金要不要納稅
是否納稅要看是何種賠償。一般都無需納稅,可參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對于應稅所得的具體范圍。需納稅的賠償金主要看是否可以轉化為以上應稅所得范圍之內,也即稅務部門是否認定某項民事賠償金是屬于應稅所得。如公民因權利受到損害而經法院處理后得到的賠償費是否屬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對這個問題,法律、法規中僅國家賠償法明確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而其他類別案件的賠償費是否予以征稅,是件很復雜的事情,因為案件經法院處理后所形成的賠償費,其構成十分復雜,如一起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賠償費可能有醫療費、誤工費、生活費、撫恤金、精神損害賠償等等,不能以“所得”一概而論。97年有個案子,判例形成著作權侵權賠償金需納稅的案例。
如果是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币虼?,對當事人取得的國家賠償金,法律規定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如果是民事賠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并入營業額中征收營業稅。因此,當事人因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而取得的損失賠償,應按營業稅的規定計算征收營業稅,并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例如:單位或個人出租門面給承租人,后因承租人未按合同支付租金,雙方發生經濟糾紛。經人民法院調解,出租方獲得了部分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關于“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規定,因賠償金是出租方出租門面取得的,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實質上是租門面取得的租金收入。所以對出租方取得的賠償金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的“租賃”項目征收營業稅。
至于問的分次問題,如確需納稅的情況,按個稅原則,也應分次納稅。
至于舉的100萬判付20萬,實際付100萬,多付80萬的那個例子。從法理上分析,后者多付80萬的行為,我個人認為屬于贈予行為,適用個人所得稅中偶然所得一項,理應納稅。
至于問的刑事中的賠償問題,其實也就是民事的賠償問題,是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訴訟,適用民事賠償金的規則來處理。
主要參看《個人所得稅法》。
賠償金可直接交給個人,可交給法院,由法院轉交。
以上所有資料均是由律霸網提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如果沒有起到幫助的話,也可以讓我們增進法律知識的補充,同時加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和對外界的認知。總上所述。以上就是關于民事訴訟賠償金納稅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對于民事訴訟,賠償金適用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民事賠償是對個人損失的一種補償,不是新得收入,所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