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王女士經(jīng)常出差,后來趙先生發(fā)現(xiàn)妻子和高中一男同學發(fā)生了婚外情。趙先生對此氣憤不已,提出離婚。談到分割夫妻共同財產(chǎn)時,王女士竟然說這套房子是她父母出資購買的,屬于她的個人財產(chǎn),只愿意補償趙先生20萬。趙先生當然不同意,現(xiàn)在這套房已價值將近二百萬元。
新《婚姻司法解釋三》第七條規(guī)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chǎn),產(chǎn)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chǎn)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
基于上述規(guī)定,很多人在理解和適用該法條時,都會將只要有一方父母參與出資的房屋均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吳*芳法官在2014年發(fā)表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適用中的疑難問題》一文中明確表示:新《婚姻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在制定時存在一定瑕疵,而之后出版的《婚姻司法解釋三理解和適用》一書中又存在部分錯誤,新《婚姻司法解釋三》第七條適用前提應僅限于婚后一方父母為子女出全資購房的情形,而不包括婚后一方父母部分出資購房的情形。如果是部分出資購房,若產(chǎn)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可按照《婚姻法》第18條第3款的規(guī)定,將該部分出資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而該房屋的產(chǎn)權及增值收益部分歸夫妻雙方共同共有。
具體到本案中,趙先生婚后所購買的這套房女方父母只出了首付,屬于部分出資購房的情形。該房屋并不是王女士的個人財產(chǎn),相反該房屋的產(chǎn)權和增值都應屬于夫妻婚后共同財產(chǎn)。而女方父母所出的30萬首付,則視為女方父母對女方個人的贈與,應作為其個人財產(chǎn)在房屋分割中先將其扣除。
具體分割方式是:如果雙方對房屋的價值沒有異議,則不需進行評估,相反則需評估。在現(xiàn)值的基礎上,先扣除女方個人財產(chǎn)30萬和未償還的貸款,剩余的部分由王女士和趙先生兩人平均分割。如果房屋所有權離婚后歸趙先生,則需要給予王女士30萬及剩余價值一半的補償金;如果房屋所有權歸王女士,則王女士需支付趙先生剩余價值一半的補償金。另趙先生掌握有王女士出軌的證據(jù),還可以要求多分房產(chǎn)。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四
2021-01-18不服勞動仲裁什么時候可以起訴
2021-02-16合同已經(jīng)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監(jiān)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zhí)行
2021-01-17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撤銷強制執(zhí)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物業(yè)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