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女稱,房子是她在婚前支付了首付3萬元和許-男一起購買的,婚后和許-男一起付按揭還款,據此她認為,房子應該是夫妻共同財產,房子現在價值100萬元,自己完全應該分得一半的房產,丈夫最起碼應該按照房價的一半補償她。
據了解,爭議房產位于北侖城區新興繁華地段,購買時間為2007年9月,早于兩人登記結婚的時間。房產登記的名字是許-男,當時房屋總價為49.9萬元,首付16萬元,向銀行貸款33.9萬元,該款自當年10月18日開始還款,截止2011年6月17日,夫妻雙方共同還貸數額約為9.7萬元。按法院審理時的市場價,該套房屋可能賣到120萬元,但雙方最后均同意不進行評估,按原價格兩倍計算該房屋價格,即100萬元。
北侖法院依法對上述案件作出判決,房子歸許-男,許-男補償孟-女9.7萬元,該案成為了浙江首例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離婚判決。
律師點評:《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據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根據上述規定,本案訟爭的房屋系被告許-男婚前簽訂買賣合同,并由許-男支付了首付款,且該房屋登記在許-男名下,該房屋應屬于許-男所有,該房屋的銀行借款系許-男的個人債務,應由許-男承擔償還責任。至于原告孟-女主張其婚前出資購房款3萬元,因無證據證明,法院沒有認定。婚后共同還款部分,可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涉案房屋的對應增值部分如何計算?
在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中提到,計算補償款應首先掌握以下基本情況:(1)涉案房屋購買時的價款;(2)首付款及其在購房款全款中的比例;(3)按揭貸款數額及其利息總額;(4)當事人以夫妻共同財產還款累計數額(包括利息)及其占全部房款和利息的比例;(5)尚未歸還貸款及利息總額。同時該書提到了一個被多數法院采用的簡便實用的補償款計算公式,具體為:一方應得補償款=夫妻婚后共同還貸數額÷實際總房款(總房款本金+利息)×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2。
結合到本案,我們通過案例介紹已知:1、涉案房屋購買時的價款是49.9萬元;2、首付款為16萬元,占購買房款的32%;3、按揭貸款本金是33.9萬元,利息總額不明;4、2007年10月18日至2011年6月17日,雙方共同還款約9.7萬元(包含利息);5、雙方協商的現在房屋價值為100萬元。
法院如下計算共同還貸及財產增值的補償額9.7萬元÷2×2=9.7萬元,被告應當補償原告9.7萬元。
如果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中提到的計算公式,需要計算貸款利息數據,但案例中沒有,為了演示這個補償款計算公式,我們假設本案中房貸期限為15年,根據已知的償還貸款45個月,共計償還9.7萬元的數據,如果采用等額還款,可以得出每月償還貸款2156元,15年共計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為38.8萬元,即本金33.9萬元和利息總額為4.9萬元,實際總房款為49.9萬+4.9萬=54.8萬元,運用公式:一方應得補償款=夫妻婚后共同還貸數額/實際總房款(總房款本金+利息)*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2。即9.7/(49.9+4.9)*100/2=8.85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