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成年子女是否有監護人
成年以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存在被監護了。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
二、監護人的資格取消
由于監護人負有監護職責,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權益關系重大,有較多的立法例通常都規定了不得擔任監護人的消極資格。不得作為監護人的人主要包括:
(1)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申請由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準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耗弱、聾、啞、盲、浪費人經申請宣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的范圍各國立法有差異,有些國家之規定了禁治產人,如法國、德國;有些國家既規定了禁治產人又規定了準禁治產人,如日本、意大利。我國《民法總則》未規定禁治產人和準禁治產人。
(2)被判處刑罰的人、失蹤人。法國民法規定,被判處刑罰的人排除其任監護職務,已任職責當然解除。日本民法規定,行蹤不明不得擔任監護人。
(3)破產人。日本民法規定,破產人喪失監護資格,但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規定,破產不為喪失監護資格的事由,但破產人因無支付能力,在監護人的指定和選定時,應慎加選擇。
(4)外國人。日本民法和法國民法規定,外國人不得為監護人。但法國民法又規定,有親屬關系的外國人有監護資格。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民法總則》對此未規定。
(5)法人。一般認為,法人不得擔任監護人,但依《民法總則》規定,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以及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作為監護人。
一般情況成年人是沒有法定監護人的,監護人的設立是為了保障未成年孩子的利益不受侵害,未成年孩子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因此監護人的存在就能更好的建立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對此多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對違法使用區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