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的條件有哪些
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指定監護人的條件有哪些
指定監護適用的條件是監護人對承擔監護責任有爭議。爭議有下列幾種情況,有的是后一順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順序的人擔任,或同一順序的人相互爭著要當監護人的,較多的是前一順序的人不愿意擔任,推給后一順序的人,后一順序的人也不愿意擔任,或同一順序人之間相互推諉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3款規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可知,我國立法上,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指定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由有關組織指定;二是由法院指定。其中前一種是后一種的必經程序,即對于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必須由有關組織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申請人民法院作出撤銷指定的判決,并另行指定監護人;如果未經有關組織指定的,不可以直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指定。
此外,我國《民通意見》第11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第 14條還規定了指定監護人,另外需要考慮的兩個因素:一是“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二是“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監護人對無行為能力的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負有看管和保護的責任,監護人應根據自身身體健康、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生活聯系條件等確定,確保對被監護人各方面有利。
單方起訴離婚程序有哪些?
離婚調解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年離婚后子女撫養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