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3、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肯定是由父母擔任,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再根據可以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進行確認,也可以根據未成年人父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0年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隱藏的財產怎樣取證
2021-01-06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