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受委托監護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人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可見,在委托監護的情形下,首先應當看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在有約定時從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委托監護時沒有約定責任承擔,則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責任。在被委托人也有過錯的情況下,被委托人與監護人承擔連帶責任。在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后,監護人和受委托人按照各自的過錯大小分擔責任。
監護人承擔責任的特殊情形:
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由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有以下六種特殊情形在法律適用中需要加以注意:
1、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致害行為視為教唆人、幫助人實施的侵害行為,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2、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教唆人、幫助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共同侵權的行為人,教唆人、幫助人與監護人應當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但在內部分擔責任的時候,應當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
3、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在后一種情形,離婚的雙方在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后,應按公平原則在內部分擔賠償責任,綜合考慮雙方的經濟狀況、必要的經濟開支和負擔、造成損害的程度、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過錯等因素確立合理的分擔數額。
4、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一情形下,監護人在訴訟中的地位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5、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年滿18周歲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沒有經濟收入的,由撫養人墊付,墊付有困難的,也可以判決或調解延期給付。此處的“撫養人”應是在行為人年滿18周歲時,仍為其提供經常性經濟來源的人。
對于當事人來說監護人的權益維護有著法律上的需求,所以對于有關的當事人來說,即使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法律約束,但是對于自己孩子的利益維護,自己肯定會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而不受侵犯,履行自己的職責。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官司輸了要付對方律師費嗎
2021-01-12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后,還能確權嗎
2020-12-2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村里拆遷婚前的小產權的房子離婚怎么辦
2020-12-25高速拆遷是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1-01-04自建房拆遷補償
2021-01-15拆遷補償的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11拆遷索賠起了糾紛,應該告誰
2020-12-14辦理征地手續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