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中,孩子的撫養問題是很多的家庭的第一個重要的事情。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哪些責任?應當承擔監護和撫養的責任,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和健康的成長環境,避免孩子受到一些身體和精神的傷害。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哪些責任?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和撫養義務。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二,監護人的概念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1)法定監護人,(2)指定監護人,(3)遺囑監護人,(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的就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我們也會發現,不管孩子發生了任何的問題,第一時間,都會找到父母來進行解決,因為孩子自身是沒有辦法承擔自己的責任。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哪些責任?這些主要是提供必要的生活和承擔相應的保護的責任。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