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得那么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權益得到保障,我國立法機關制定了監護制度,根據該制度的規定,監護人是需要按照既定規定規定,履行監護義務的,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爺爺是監護人嗎?如果不是,那么監護人有哪些呢?
一、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爺爺是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
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學校能成為未成年監護人嗎
在法律上,學校成為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是有很嚴格的前提的,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是不能承擔未成年學生監護人的職責的。當然,在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各種學校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個問題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和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但如果有了不幸事故的發生,就應該依據法律上的“過錯原則”,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過錯的就應該賠償,沒有過錯的就不予賠償。“有無過錯”這條原則,是確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不應該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認為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法律允許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給他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受委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因而實質上是一種合同關系。
然而學校與父母之間既不存在這種合同關系也未以任何形式默許這種委托關系,況且,對公立學校而言,學生的入學行為和學校的招生行為都受到行政法規或政策的約束,自由選擇達成意思一致的可能受到限制,不具備構成合同關系的條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孩子的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在成為監護人之后,就需要按照既定的法律的規定,履行監護人的義務,對于那些沒有履行義務,導致為監護人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后人死了一定會負刑事責任嗎
2021-01-05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