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與撫養權都是為了保護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權,有時,監護權的變更就意味著撫養權的變更,故而不少人認為這兩個者是一樣的,無法將其分辨,那么,從法律角度上分析,監護與撫養權是一樣的嗎?
一、監護與撫養權是一樣的嗎?
1、監護權從法理上區分,屬于親屬法中的身份權, 但是,監護制度更強調的是國家對個人的強制性和個人對家庭和社會利益的服從性。從這個意義來講,監護具有公法上的義務屬性似乎更為妥當。
2、撫養權問題,一般多作為義務對待,但是它也是一種權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關的權利,它基于血親(包括擬制血親)而產生。 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
二、撫養費相關給付規定
子女撫養費的給付,一般由父母雙方協商為好,協商時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我國婚姻法對子女撫養費的數額未作任何確定性的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對這一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可按其月總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的50%。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以上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比例。
2、撫養費的給付辦法,可依父母的職業情況而定,原則上應定期給付。
3、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并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準許。
4、子女撫養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子女,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養費。子女雖滿18周歲但尚未獨立生活的,如父母有給付能力,仍應負擔必要的撫養費。
不得放棄,但是這兩者存在根本上的區別,監護分為法定監護、指定監護以及委托監護等,撫養權卻是父母對未成年孩子所享有的權利,監護權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但是撫養權卻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0如何爭取孩子撫養權,離婚后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0年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一方不讓另一方探望孩子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
2020-12-20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